【节奏感小曲】“超燃节奏,撼动你的心脏”

发布时间:2025-01-18 15:09:10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一一91pio.com一一] 寒假期间,考公的复习压力和等待考研结果的焦虑,日照时间缩短带来的“冬季忧郁”,与父母关系紧张……在年轻人身上,这些情绪问题容易集中暴发;寒假期间,一些中小学生的父母也在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压力大的困境。 “我是不是抑郁了?”当你产生这种怀疑,想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时,你会找到令人眼光缭乱的相关名词:心理援助、一对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疏导、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西医医院精神科、心身科、心理科……它们有什么区别?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案例一:我都做过,我感觉…… 谢春榕是在北京上学的大学生,她在中学时就出现过类似焦虑的情绪问题。在和学校里口碑很好的心理老师聊过后,她得到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谢春榕去了医院后,医生说她没有什么问题,此后高中3年谢春榕过得比较平稳。 2020年秋季,大一第一学期,谢春榕感觉精神状态不太好,但没有干预和求助。2022年秋季,她的症状严重起来,会突发较为极端的暴力和自杀冲动。 她去大学心理咨询室求助,没敢坦白暴力和自杀倾向,但坦言行为有时是不受理智控制的,“稍不注意,就开始当着咨询老师的面用围巾勒自己脖子”。谢春榕说,“心理咨询老师建议我就医”。 2022年年底,谢春榕再次就医,得到的结果为“情绪状态没有问题,生理指标问题很大”。医生开了药,她吃了两个月。2023年,在一次心理治疗中,医院心理咨询师认为她的状态平稳,可以减药停药了。 2024年3-4月,谢春榕病情又严重了,一个朋友极力推荐她去做心理咨询,她在咨询师那里充值了5000元,但“去一次失败一次,和咨询师聊不到一块儿去”。每次都会让她精神状态更差,当场失控。 几次体验后,谢春榕终止了咨询,2024年6月又去医院开药了,从7月吃到现在。回顾起来,她说:“如果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咨询可能是有用的,因为我感到咨询更多是情绪疏导和找原因,但如果生理有病情,带来的影响大于情绪,不去就医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案例二:我在纠结,我疑惑…… 在北京上学的大三学生申阅,2024年11月感觉自己“有一些情绪的问题,主要表现是80%的时间都处于一种低落近似抑郁的情绪中”。和朋友聊天后,他们都说她对未来过于焦虑了。 申阅感到痛苦、压力大时,从楼上往下看,或者摸到锋利物品时,就会有隐约的冲动。从高中时她就担心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大学更严重了,于是她开始纠结要不要去医院。 申阅纠结的原因很复杂,首先她也在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真的有病。“之前因为身体原因去医院检查,没有查出问题。医生说没事,是我有点过于担心了。我也觉得自己有故意让自己难过的倾向,潜意识里把自己往病态的情绪状态上引导,害怕是自己矫情脆弱。” 此外,她还害怕被确诊有心理疾病了会留下记录,影响读研和找工作;并且,家里不算特别富裕,她想找心理咨询师但害怕花太多钱。申阅在社交媒体上求助:“想知道我不去医院只靠自己调节可以吗?有懂这方面的朋友可以给一点建议吗?” 评论区有网友建议她先去学校心理咨询室,申阅决定去此前从未在意过、了解过的学校心理咨询室试试看。 她在2024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进行了4次咨询,初诊时向咨询老师介绍了基本情况,后3次是向同一个老师咨询的。 申阅聊了一些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躯体化症状,前者包括对大学的不适应、对科研的焦虑还有对社会化的迷茫;后者主要是肌肉紧绷、无意识憋气、头晕、乏力、手抖等。她还和咨询师聊到了一些从前的经历,比如此前一直十分努力,但大学的实际体验与幻想中差别较大;家庭氛围比较严格,家人对自己的期待较高,因此养成了觉察他人情绪的习惯,对待家人朋友都是如此,而真正出现冲突的时候又会选择回避,这使她比较疲劳、压抑。 咨询老师告诉她要及时就医,学业上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可以略微休息一下,接纳自己一段时间的生病和休养状态;平时难受的时候可以尝试增加和外界的联系,摆脱隔绝的状态。 随后,申阅勇敢地走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医生给开了药。“想先尝试一下,看看药物能不能改变现在的状态,因为现在的一些症状已经影响我的生活了。后续可能看自己的状态和医生的建议再决定是否长期服药,不过我对于自己可以减药和停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申阅说。 申阅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确诊后,她其实“有一点尘埃落定的安心感”。因为她一直不想在本专业继续读研,“我觉得诊断结果是一个这样做的正当理由,我生病了,说明我根本适应不了也接受不了本专业高强度的科研日常,所以我能理所当然地离开,去做我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事;生病了也是和家人们聊一聊的契机,以我对他们的了解,讨论中途可能会有一些波折,但最后他们会理解我的。”申阅说。 案例三:我有偏向,是因为…… 2023年年初,等待考研结果、焦虑于求职和考公的黄佳乐出现了失眠、头晕、心率加快等情况,他认识的一些网友和同学已经在医院确诊过,听说心理咨询很贵,所以他想直接去医院就诊。 父母表示了担忧,他们劝说儿子一旦确诊会留下“案底”,以后不利于就业,而且吃了药就很难停,智力和注意力也会下降。黄佳乐上网查询后,了解到吃药大概率会嗜睡、长胖,“有点被说服了,因为还想考研二战,害怕脑力下降”。 于是黄佳乐把咨询作为唯一的求助途径。2023年上半年,也就是大四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他每周都去一次学校心理咨询室,但沟通不是很有效,咨询老师建议他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比如可以考虑有一年“间隔年”,但他认为,“咨询师的建议70%都比较虚无,不切实际,根本不用考虑”。 2023年6月毕业后,黄佳乐直到2024年1月都在家备考“国考”,同时求职,心理咨询暂停了。2024年2月,他入职了一家教培机构,但这也是一个“无奈之举”。“这份工作压力大,工资和工作量不太匹配,岗位要求和我的性格也不合,每天不舒服,还是很想考研。” 在这种情况下,他每天不想说话,打不起精神,复习效率也低下,一下班就只想瘫着玩手机,失眠问题依然严重,大脑疲惫,总有奇怪的失重、眩晕感,睡不着也干不成其他事,还做各种不舒服的梦,醒来胸闷胸痛。 他开始寻找收费较低的线上咨询和那种第一次可以免费的咨询,“像是进入超市只为了试吃,没有感觉到哪位是很有缘分、很有帮助的,所以也没有长时间多次找同一位咨询师,自然也没有效果。” 黄佳乐自嘲,他的目的可能是找到一个集考研指导、脑力保健、社交技能提升指导、情绪纾解于一体的“军师”,还能帮他调理身体酸痛、僵麻、失眠、头晕等。他对刚刚过去的考研没抱太大希望,并且愈发深刻地感到“不能一直这么自我消耗下去了”,同时他又断定,“我应该也没有严重到要吃精神类药物,因为没有自残、自杀倾向,而且还对未来有一丝指望,最近在思考喝一些中药看有没有用……” 专家说:正视与审视困境 如何更清晰地判断自己的现状?怎么合理选择求助途径?不同求助途径的特点是怎样的?觉得自己不适合其中一种可以怎么更换?三名专业人士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认为,有一个理念非常重要:心理健康不是波澜不惊、情绪没有起伏,而是每一个人面对正常的事件会有恰当的反应。“因为考试、和亲友争执、离别等产生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强迫情绪、哀伤情绪都很正常。健康人可能在两三周之内就能用一种健康正常的方式适时地排解掉这种负面情绪。” 胡邓强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严格地规定了心理咨询只能做这类健康人群的工作;已经有了病情,那就必须要到医院去看心理医生。 异常的状态一般是怎样的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测查中心主任孟繁强表示,非常明显且比较持续的情绪异常值得关注。如,对于以前喜欢的事情不感兴趣了,有轻生念头,持续低落、焦虑两周以上没有缓解;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也是一个标志,如成绩突然大幅下滑;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也明显下降,在人群中觉得非常紧张,还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出现莫名的幻觉,一定要去医院精神科就诊。 如果尚未达到这种程度,那么心理咨询还是更好的选择。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热线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困扰或者感情的问题,有人纠结于学校、职场、生涯问题,想寻求更好的成长,或者想要厘清心里的困惑,探明究竟想要什么,此时心理咨询就会发挥作用。 不过,孟繁强也提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后者是对于已确诊病症的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更多是对于患者的疾病靶点对症下药。 作为治疗手段的心理干预是怎样的?它是必须的吗?它是否也有疗程?如果感到不适、无效,接下来应当怎么办?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心理治疗师张爽从多方面给出了解读。 首先,张爽界定了一些概念。心理治疗师通常是心理学或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在医疗体系内工作。为诊断明确的精神障碍患者(如抑郁症、强迫症)提供心理治疗。常用技术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等。通常与精神科医生合作,辅助药物治疗,注重患者长期心理康复。不具备诊断权和处方权,不能开药或进行医学干预。 张爽认为,心理干预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患者深入理解心理困扰背后的机制,改善应对技能,促进自我认知与成长。心理干预广泛适用于轻中度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压力管理问题、轻度焦虑、短暂情绪低落)的人,以及遭受心理创伤的患者、康复期患者、神经症患者、人格障碍患者等。 心理治疗的治疗周期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没有统一的固定周期,疗程的长短取决于问题类型与严重程度、治疗目标、患者的进展等。 如轻中度焦虑或情绪低落可能需要数周到数月,而复杂的创伤、人格障碍或长期关系问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短期治疗通常聚焦于具体问题(如缓解焦虑),而长期治疗则致力于深层心理探索(如改变行为模式或处理早期创伤)。 个体对治疗的反应速度、对疗法的适应程度及参与治疗的投入程度,都会影响治疗周期。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心理治疗可以是阶段性、不连续的形式。例如,当患者某一阶段面临特定压力或难题时,可以重新进入咨询过程。 咨询需要一个基本过程,心理治疗通常包括建立关系、探索问题、制订策略与巩固改善几个阶段。即使是短期治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建立信任关系、明确目标并进行干预,并非“一次性”完成。具体疗程可能包括6-12次的短期治疗和数月到数年的中长期治疗。虽然心理治疗不一定需要长期持续,但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往往更能保障效果。与治疗师沟通不畅时,坦诚表达感受有助于缓解心理负担,也可以与治疗师一起分析不适的原因,评估并决定是否更换治疗师。 治疗的结束由患者需求决定,一般在患者出现以下3种状态时结束:症状减轻,患者能自主应对问题;目标达成,患者感到满意并有能力继续独立成长;患者自行决定暂停,但可根据需要随时重启治疗。 厘清一些误区 专家们也提到了一些关于诊断、服药和心态的具体问题,这些也都影响着有困扰的人们的选择。 许多网友对于如今普遍使用量表作为诊断依据的精神科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其无法帮助自己确定自身状况。孟繁强表示,量表只是诊断的一个参考,很多网友担心精神科医生在病人过多的压力下,判断能力会减弱,“但精神科医生能够在门诊出诊,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专业训练,对关键症状的敏锐程度还是非常好的。如果有就诊者觉得首诊有问题,那多次就诊医生一定是可以看出来究竟的”。 脑活动检查也是当前临床上越来越常用的一项检查,许多精神问题会伴有脑器质性病变,情绪会影响人们脑血流的成像,所以脑活动检查也非常有助于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但是实际上,不管是脑活动的检测还是量表,都是辅助诊断的工具,最终还要靠医生进行最终的综合评估。”孟繁强说。 患者因为害怕吃药伤身体,或者担心花费和停药难而下意识逃避就诊和治疗,这也是专家们长期以来注意到的问题。 张爽提出,相比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严重失眠、极端情绪低落、强烈焦虑或幻觉妄想等急性症状。也能通过调节生理功能(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根源上改善与神经递质失衡相关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如无法正常工作、有妄想、幻觉,还出现自残或自杀念头,就必须尽早服药。 “很多人在网上会看到有人说,吃药把我害了,伤肝、伤脑,其实这是对于药物的一种误区,精神科的疾病本身有生物学机制,对应研发的药物肯定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孟繁强说,“至于说停不了或者所谓的依赖性,确实不可以擅自、突然停药,因为停药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听从医嘱,逐步减药才是合理健康的”。 “平价药品能覆盖大多数的诊疗,医院的心理治疗是可以走医保的,医院的心理咨询价格也相对社会上的心理咨询低廉。”孟繁强说。 选择、诊断、服药、康复,一切的基础是人们感到自己不适,并且有勇气迈出向外界求助的第一步,但自身病耻感和外界可能的误解和歧视,束缚着许多人的脚步。 张爽认为,患者因患有精神心理疾病而产生的羞耻、自卑或低人一等的感觉,往往源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误解。许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是因为意志力薄弱、不够坚强,忽视了其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成因。这往往会导致患者延误病情发展,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除了大众自己改变观念,相关机构的科普教育和社会的支持也非常重要。胡邓提到,高校的宣传教育是很重要的任务。 “像我们学校做那么多活动,开必修课、选修课,其实就是要帮助他们消除病耻感,让学生不要害怕,不要听信虚假传闻,有传言称如果有自杀的想法,告诉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会告诉辅导员,然后你就不能保研了。这些不实说法需要主动去澄清。”胡邓说。 胡邓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从2008年开始有全年级覆盖的必修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到咨询室求助会有哪些好处。“这个还是很有效的,我们在10年前,一年的咨询也就不到1000人次,现在一年都4000多人次了。并不是说他们都有严重的情绪问题,大多是短暂的情绪反应。”胡邓说,“大家都很乐意来心理中心唠唠嗑,觉得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一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我更深刻的感受是,近5年来在全国,接受这样宣传教育比较多的学生,心理求助的动机会更强,病耻感会更弱,这是很好的。”胡邓说。